研究员杨涛
作者:办公室工作动态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802发布时间:2020/04/23
姓名:杨涛
联系电话:18009464263
邮箱:410523572@qq.com
职务:
系别:
个人简介
杨涛,男,硕士研究生,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三区人才”,甘肃省科技特派员,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岷县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华亭市中药材产业专家工作站特聘专家。主要从事甘肃特色药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应用基础研究,难繁种质优质种苗繁育,绿色、生态种植农业投入品研发、生产及示范推广。作为第1主持人主持省部级项目10项,地厅级项目3项;参加省部级项目10余项。研发出的抗病增产微生物菌剂产品及优质种苗繁育技术已在当归、黄芪、党参、百合、独活、半夏、柴胡、黄芩、大黄、贝母、桃儿七、华重楼、羌活、马铃薯等根茎类经济作物中得到广泛应用,受到用户广泛好评。以第1、通讯作者及参与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3篇,《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收录1篇。以第1作者出版微生物相关学术著作1部。以第1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4项,其中授权22项,已转化12项。以第3获奖人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教育经历
1.2022.01-至今,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2.2018.01-2021.12,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3.2012.11 -2018.01,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4.2009.10-2012.11,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工作经历
1.2019.12-2020.1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访问学者
2.2006.09-2009.06,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导师:司怀军教授,张宁教授
3.2002.09-2006.06,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
主要研究方向
(1)甘肃特色药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及可遗传微生物研究;
(2)专用功能微生物肥料研发、生产及示范推广;
(3)野生药材保育及种苗工厂化繁育。
获奖及荣誉
1.杨涛(3/7),甘肃特色濒危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7
2.马彩娟,董凯,杨涛.华亭市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平凉市第六届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2023.10,平凉市政府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仅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项目编号:2012BAC01B05-7,《桃儿七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2012.7——2015.12,已验收,子任务负责人。
2.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308RJYA098,《名贵中药材甘肃贝母试管鳞茎繁育的研究》,2013.7——2015.12,2万,已验收,第1主持人。
3.甘肃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项目编号:17YF1FA118,《桃儿七根生物反应器及其生物防治功能初步研究》,2017.6——2019.12,10万,已验收,第1主持人。
4.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1-77,《甘肃野生华重楼引种驯化与小根茎繁殖研究》, 2019.7——2021.7,10万,已验收,第1主持人。
5.甘肃省省委组织部陇原青年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20RCXM157,《通过微生态制剂抑制当归抽薹的研究及应用》,2020.1——2021.4,6万,已验收,第1主持人。
6.甘肃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项目编号:21YF1FA353,《通过微生态制剂抑制当归早薹的研究及功能菌剂的研发》, 2021.6——2023.6,10万,已验收,第1主持人。
7.甘肃省市场局知识产权应用项目,项目编号:22ZSCQ037,《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根茎类药材绿色种植及优质种苗繁育中的应用》, 2022.12——2024.12,40万,在研,第1主持人。
8.兰州市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23-QN-150,《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兰州百合绿色种植及种质复壮中的应用评价与改进》,2023.11——2025.11,6万,在研,第1主持人。
9.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3JRRA1657,《不同大黄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功能菌的筛选》,2023.12——2025.12,6万,在研,第2主持人。
10.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3JRRA1658,《多粘类芽孢杆菌影响当归抽薹的机理初探与大田应用评价》,2023.12——2025.12,6万,在研,第2主持人。
11. 甘肃省科技厅中央引导计划,项目编号:24ZYQA041 ,《羌活(蚕羌)生态种植模式构建及关键技术推广示范》, 2024.8.1-26.7.31,在研,参与人
12. 平凉市重点研发项目,项目编号:24ZDYF66,“抗病增产菌剂稳定性及定殖效应改进研究及大田示范评价”,2025.1-2027.6,10万,在研,第1主持人
代表论著(仅限专著、SCI、EI、中文核心)
1.杨涛,张宁,栗亮,等.马铃薯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Ⅲ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09,7(03):545-549.
2.Yang Tao, Du Hong-hui, Ma Cong-yu, et al. Effects of RNAi Silencing of SSIII Gene on Phosphorus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arch in Potato Tubers[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SCI), 2012, 11(12): 1985-1992
3.杨涛,张军,武小龙,等.野生濒危中藏药桃儿七人工育苗技术[J],中药材,2012,35(12):1897-1901
4.杨涛,王沛雅,张军,等.濒危药材甘肃贝母试管小鳞茎再生的研究[J],中药材,2016,39(05):971-975
5.杨涛,王治业,杨晖,甘肃贝母营养繁殖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6,12:45-48
6.杨涛,李鑫,方彦昊,等.濒危藏药桃儿七根生物反应器生产鬼臼毒素的研究[J],中药材,2019,42(11):2486-2490
7.杨涛,赵疆,杨晖,等.一株强分泌刀孢蜡蚧菌的分离及对甘肃贝母腐烂病防治的研究[J].中药材,2020,43(11):2624-2630.《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收录
8.杨涛,赵疆,杨晖,等.甘肃贝母生防菌分离及其对腐烂病防治的研究[J].中药材,2021,44(1):1-6.
9.杨涛,赵疆,闫鹏勋,等.纳米铁和褪黑素对驯化栽培条件下甘肃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07): 144-150.
10.杨涛,赵疆,魏亚琴,等.华重楼内生真菌聚多曲霉的促生与拮抗作用[J].微生物学通报,2021,48(08):2665-2680.
11.杨涛,姚阳阳,张永涛,等.不同植物激素和微生物对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药材,2021,44(5):27-32.
12.赵疆,杨涛*,魏亚琴,等.纳米铁和赤霉素对华重楼生长的影响[J].中药材,2021,44(6):22-27.
13.赵疆,梁世军,杨涛*,等.促生细菌的分离及复配菌剂对甘肃贝母产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24):163-170.
14.姚阳阳,杨涛*,王引权,等.两类根际复配促生菌剂对当归生长、生理特征及药效成分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 (08):131-138.
15.Tong Peng, Yinquan Wang*, Tao Yang, et 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and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of two Angelica sinensis cultivars under enhanced UV-B radiation[J].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2021(12). 805407-805407.
16.杨涛,姚阳阳,王治业,等.复合菌剂调控连作当归根围土壤养分及对产量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22,49 (07):2648-2660.
17.姚阳阳,穆希琼,杨涛*,等.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当归处理中7种成分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22,33(08):1987-1990.
18.孟令煜,杨涛*,王引权,等.叶面喷施纳米铁对当归生理生化特性及药材产量、品质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22,33(10):2497 -2501.
19.赵疆,党昇荣,杨涛*,等.外源水杨酸和冠菌素对当归早期抽薹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3,58(04):137-145+155.
20.Tong P, Lingyu M, Yinquan W*, et al. Alterations of the rhizospher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metabolite profiles of Angelica sinensis seedlings by co-application of Nitrogen fixing bacteria and amino acids[J]. Plant and Soil,2023,493(1-2):535-554.
21.杜宏辉,贾学刚,杨涛*.化肥减量及配施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矿质元素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瓜菜,2023,36(09): 66-74.
22.杨林桦,杜晓雪,张佳宁,等.病原菌胁迫下植物“呼救”策略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1-19.https://doi.org/ 10.13344/ j.microbiol.china. 240277.
23.彭桐,唐湛文,杨涛,等.叶面喷施纳米铁对连作当归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24,35(10): 2432-2438.
24.唐湛文,彭桐,王引权,晋玲,杨涛,令启荣, 姚阳阳.氨基酸螯合铁锰耦合对当归生长与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分析[J].中成药, 2024(10):3217-3223.
学术著作
1.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杨涛,李有忠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5,ISBN 978-7-5647-9648-8
授权及申请专利
1.杨涛、周剑平、 王治业、王沛雅、丁品、 张军、郭琪,甘肃贝母试管小鳞茎培育的方法, 2017.3.22, 中国,ZL2015103930011
2.杨涛、杨晖、王治业、张军、郭琪、王沛雅,一种桃儿七小根茎的繁殖方法,2018.06.29, 中国,ZL2016106992565
3.杨涛、丁品、 杜文静、杨晖、 张军、 郭琪、 张建军,西北地区彩色马蹄莲大棚促成栽培方法, 2018.3.20, 中国, ZL2015106007973
4.杨涛、杨晖、王治业、张军、郭琪、王沛雅,一种仿生态桃儿七育苗方法,2019.10.25,中国,ZL2016108894092
5.杨涛、朱瑞清、李鑫、郑群、杨晖、王治业,一种紫脊百合试管小鳞茎繁殖方法,2019.12.20,中国,ZL2017111489922
6.杨涛、李鑫、朱瑞清、杨晖、张军、王治业,一种山丹百合繁殖方法,2019.12.31,中国,ZL2017109858774
7.杨涛、王治业、魏亚琴、李珊、李鑫、方彦昊,一株桃儿七的内生真菌及其应用,2020.9.15,中国,ZL2019102826409
8.杨涛、王治业、杨晖、李鑫、李珊、方彦昊,一种通过桃儿七愈伤不定根生产鬼臼毒素的方法,2020.11.3,中国,ZL2019103313922
9.杨涛、王治业、杨晖、赵疆、方彦昊、李鑫,粉红粘帚霉菌和蒂莫内马赛菌复合菌剂及病虫防治的应用,2021.2.19,中国,ZL2020103361219
10.杨涛、巩晓芳、王治业、杨晖、赵疆、方彦昊、李鑫,一株具有高酶活的蒂莫内马赛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2021.2.19,中国,ZL2020103361204
11.杨涛、王治业、赵疆、杨晖、巩晓芳、方彦昊,一株能够抑制镰刀菌属病原菌的刀孢蜡蚧菌及应用,2021.2.19,中国,ZL2020103361191
12.杨涛、赵疆、李鑫、杨晖、王治业, 一种促使植物无性繁殖的诱导剂及其应用, 2021.4.9, 中国,ZL2020105634742
13.杨涛、栗孟飞、王治业、杨晖、赵疆、巩晓芳,一种防治当归早期抽薹的复合制剂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2021.6.1,中国,ZL2020110286091
14.杨涛、王治业、赵疆、王引权、姚阳阳、李鑫,一种防治当归早期抽薹的复合制剂及其应用,2021.7.27,中国,ZL2020110285313
15.杨涛、祁宏山、杨晖、赵疆、方彦昊、王治业, 一株聚多曲霉菌及促进植物生长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应用,2021.10.15, 中国,ZL2021100327028
16.杨涛、王治业、杨晖、王引权、姚阳阳、赵疆、李鑫,一种假单孢菌属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在当归抗病增产提质中的应用,2022.3.8,中国,ZL202110845 5679
17.杨涛、方彦昊、董凯、杨晖、毛婷、牛永燕、赵疆、李鑫,褪黑素在影响药用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应用,2022.5.20,中国,ZL2021102910618
18. 杨涛、牛永艳、王治业、赵疆、毛婷、姚阳阳、李鑫,一种改进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在当归增产中的应用,2022.7.19,中国,ZL2021112369534
19.杨涛、李伟、闫鹏勋、吴志国、赵疆、李鑫,一种促进植物提质增产的诱导剂及其应用,2022.10.18, 中国,ZL202010563575X
20.杨涛、王治业、杨晖、沙洁、赵疆、谢雕雕.一株氧化节杆菌dgyhj-1、菌剂及其应用.2024.3.14,中国,ZL2023113568233
21.杨涛、李羽翡、党晟荣、王治业、赵疆、沙洁.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菌剂及其应用.2023.10.19,中国,ZL2023113569768
22.杨涛,毛婷,沙洁,赵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在贝母提质中的应用,2024.7.5,中国,ZL2023116260864